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首届“浦江住房租赁高峰论坛”聚焦住房租赁可持续发展之路
 

  21日,首届“浦江住房租赁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高校院所和金融机构的业内人士围绕住房租赁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专家指出,成熟健康的住房租赁市场是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重要一环。随着土地、金融等配套政策加快完善,住房租赁行业将加速发展。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对住房租赁工作进行了部署。业界认为这为住房租赁行业带来重大政策利好。

  某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江在致辞中表示,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建行通过对新金融理念和模式的思考探索,承担国有大行责任,在住房租赁领域收获了很多新的认知、新的进展。建行将通过此次高峰论坛,与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金融企业各方嘉宾共同研究住房租赁创新发展之路,探讨住房租赁可持续发展之道。

  自2017年启动住房租赁战略以来,建行积极响应“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号召,致力打造从“忧居”到“优居”的住房租赁新生态。据了解,建行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推广覆盖全国超96%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累计上线房源超2400万套;存房业务累计签约房源120万套;建设“建融家园”230多个,提供长租房源超14万套;与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城乡协调发展相配合,与11个城市签署政策性租赁住房战略协议。

  与会专家认为,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在大城市房价高企之下,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认为,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和“地”的空间错配。具体表现为“人往高处走,地往低处流”,即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入,而土地供应更多向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地区集中,由此造成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住房供需错配和房价分化。

  陆铭建议,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应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尤其是考虑到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在保证居住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中心城区、郊区地铁沿线的低租金房源供给;同时,加快完善与工业用地、商服用地变更土地使用性质相配套的政策,将闲置的供应用地和商业用地转换为租赁用房用地,解决职住分离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在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看来,长租房具有以下特征:由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或机构提供,长期用于出租、租金水平合理、租赁关系稳定、承租者愿意长期租住。当前,住房租赁收益率过低、大额长期低成本资金缺乏、群众长期租住意愿不高,是影响长租房市场发展的三个基础性问题。特别是在现行主要依靠租金的收入模式下,多数住房租金回报率不到2%,过低的回报率极大影响了市场主体持续参与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积极性。

  柴强指出,长租房一次性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具有不同于传统商品房开发销售特别是预售模式的投资回报特性。据测算,新建租赁住房的投资回收期在25年以上,改建租赁住房的投资回收期一般在5-8年。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有赖于有效解决资金支持的问题。

  如何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租更好”?柴强认为,现阶段应从降低租赁住房取得成本,降低运营费用、提高经营收入等方面,提高住房租赁收益率。如在土地政策方面,可探索土地出让价款按年分期支付、参考周边租金水平倒算土地价格等,降低土地成本。在融资方面,加快住房租赁领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展,同时允许和鼓励一些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住房公积金等资金进入到长租房市场中。

  多位专家指出,从长期来看,为了让新市民和青年人等群体愿意长期租房住,还应让租房者在公共服务方面享受与购房者同等的权利,让租房者真正过上可支付、有尊严的居住生活。

  对于住房租赁行业发展趋势,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认为,住房租赁行业发展日趋理性,行业“洗牌期”过后,运营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经营稳健的优质企业将胜出,这有助于行业生态的进一步优化。

  首届“浦江住房租赁高峰论坛”由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建行大学住房金融研修院、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1-04-2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