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媒体看工行

21世纪经济报道:杨凯生谈工行三方面国际化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市场,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已经现实地、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我国几家大型银行在股改上市后,已进入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历史阶段。而加快国际化发展正是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首先,中资银行“走出去”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贸易大国,中国的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出去,他们的采购全球化了,销售全球化了,还有些企业正在海外设厂,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中资银行加快国际化发展是适应外向型经济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加快国际化是提升我国银行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许多跨国银行看好中国市场潜力,以独资、参股等方式进入我国,他们强大的竞争力正在逐步显现,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也必使中外资银行竞争升级。未来国内市场一定是更加国际化的市场,国内和国际客户、国内与国际金融的界限必将更加模糊。这种环境下,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和全球化服务能力将成为维护和竞争客户的基本要求,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银行资本的国际化决定了其经营管理应该国际化。目前多家国内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实现了资本来源和股权结构的国际化。这给中资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突出变化之一就是要接受国际投资者按照国际资本市场规则进行的价值衡量。这就要求我们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杆改进经营管理、以全球化视野推动发展。

  第四,国际化发展是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国内市场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将是我们的主要利润来源,但通过跨国经营是分散周期性风险从而实现银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另外,我想从三方面谈谈工行的国际化。

  首先,工行的海外布局要符合我们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要和我们本土的业务能形成互补,有利于我们国际业务的总体发展,这是我们考虑的首要条件。在对象的选择上,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周边国家,主要金融市场、金融中心所在地的国家,尤其是关注新兴市场的国家。之所以在国际化进程中特别关注新兴市场国家,是因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当地银行业逐步开放,这一地区已成为全球银行业利润增长的战略区域。

  其次,工行的国际化发展方式将由申设境外机构为主,转为兼并收购和申设机构并举。目前,工行的海外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只占总体的3%左右,从更长期考虑,我们希望能将海外收入比重提高到10%。但是按照我们以往的发展方式,这个目标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期才能够实现。所以说,以往的主要通过境外申设分支机构的办法实现海外发展难以满足现在加速演进的全球化趋势。今后在符合总体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工行将以机构增设和收购兼并并举的发展模式来拓展海外业务,在合适的机会、选择合适的地点考虑进行一些海外并购和新机构的申设,继续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